首页 > 诗文 > 晁补之的诗 > 忆少年·别历下

忆少年·别历下

[宋代]:晁补之

无穷官柳,无情画舸,无根行客。南山尚相送,只高城人隔。

罨画园林溪绀碧。算重来、尽成陈迹。刘郎鬓如此,况桃花颜色。

忆少年·别历下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柳树一片,一望无边,画船不知人间离情,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,挂起远航的征帆。只有南山有情有意,在两岸来相送,只是高城处的佳人,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。

两岸风光如画,秀丽动人,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,明净透彻。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,也物是人非,成为过眼云烟,到处飘泊,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,人已苍老,何况桃花的青春?

注释

《忆少年》:词牌名。又名《十二时》、《桃花曲》、《陇首山》。晁补之创调。四十六字,前片两仄韵,后片三仄韵,亦以入声部为宜。两结皆上一、下四句法。亦有于过片处增一领格字者。

历下:山东历城县。

官柳:大道两旁的柳树。官,把官道,大路。

画舸(ɡě):画船,指首尾彩画的大船。

南山:指历山,在历城县南。

罨(yǎn)画:色彩杂染的图画。出自唐秦韬玉《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》诗:“花明驿路胭脂煖,山入江亭罨画开。”

绀(gàn)碧:深蓝色。绀:本谓青红,青而含赤色,后谓青翠之色。

刘郎:刘禹锡。刘禹锡诗有:”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。“刘郎桃花:谓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宋·晁补之著 乔力校注.晁补之词编年笺注:齐鲁书社,1992年:40

2、李静 等.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:华文出版社,2009:281-282

忆少年·别历下创作背景

  这首词作于哲宗绍圣二年(1095年),是词人谪贬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),告别历下时的抒怀之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李静 等.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:华文出版社,2009:281-282

晁补之简介

唐代·晁补之的简介

晁补之
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...〔 ► 晁补之的诗(759篇)

猜你喜欢

赠程洁庵五首 其三

元代李道纯

庵儿洁净元无物,只个琼蟾养在中。功备炼成三五一,光辉南北与西东。

秋日二首 其一

宋代孙觌

豆熟连村雨叶黄,粳肥蘸水露华香。凉蝉已抱寒茎槁,冻蝶犹穿晚菊忙。

自遣

明代许继

卧疴人事违,流景自如昔。年年溪南村,霜叶千树赤。

既为升平民,所好胡不得。耕凿给妻孥,相看至头白。

奉和胡学士光大侍从游万岁山诗韵十首 其九

王洪

殿阁青霄迥,山川紫气高。门开天上日,地压海中鳌。

响彻苍龙管,□传碧瓮醪。共欢千载遇,登赏总忘劳。

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

宋代晁补之

斗鸡击剑邺王台,万古英雄死不埋。

子去悲歌宜有和,露萤白首亦常材。

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一

明代林熙春

为赋初衣愧不才,宁云几动见几回。起家忠谏劳天语,一字千金换不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