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歌行赠孟中丞有涯
[明代]:唐顺之
我生苦缠缚,雅志在泉石。不嫌步兵散,翻笑中散窄。
前年奏赋天北隅,颇道君王爱子虚。衣冠对日趋香署,剑佩通宵过紫衢。
紫衢香署千官聚,五陵豪气健如虎。鹦鹉何曾惯锦笼,爰居元不识钟鼓。
焉能俛首学侏儒,局促羞为辕下驹。从古长安夸巧宦,张汤为智汲黯愚。
以兹谢病且归去,钓竿远拂富春树。终日遭逢眼未青,三年尘土衣犹素。
今日亦何日,忽如入尘门。公也襄阳夫子之耳孙。
升堂更不问寒温,写尽肝膈相与论。朝看贤隐山,暮折申台柳。
坐我白玉筵,劝我青荷酒。谈诗公作指南车,对局谁看射雕手。
君不见中郎倒屣迎王生,又不见北海忘年交祢衡。
相知何必结交早,一言合意千金轻。狂歌未断壶未倾,门外惊闻征马鸣。
落叶东还西,乱云纵复横。花间月下傥相忆,请公诵我狂歌行。
我生苦纏縛,雅志在泉石。不嫌步兵散,翻笑中散窄。
前年奏賦天北隅,頗道君王愛子虛。衣冠對日趨香署,劍佩通宵過紫衢。
紫衢香署千官聚,五陵豪氣健如虎。鹦鹉何曾慣錦籠,爰居元不識鐘鼓。
焉能俛首學侏儒,局促羞為轅下駒。從古長安誇巧宦,張湯為智汲黯愚。
以茲謝病且歸去,釣竿遠拂富春樹。終日遭逢眼未青,三年塵土衣猶素。
今日亦何日,忽如入塵門。公也襄陽夫子之耳孫。
升堂更不問寒溫,寫盡肝膈相與論。朝看賢隐山,暮折申台柳。
坐我白玉筵,勸我青荷酒。談詩公作指南車,對局誰看射雕手。
君不見中郎倒屣迎王生,又不見北海忘年交祢衡。
相知何必結交早,一言合意千金輕。狂歌未斷壺未傾,門外驚聞征馬鳴。
落葉東還西,亂雲縱複橫。花間月下傥相憶,請公誦我狂歌行。
唐代·唐顺之的简介
唐顺之(公元1507~1560)字应德,一字义修,号荆川。汉族,武进(今属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儒学大师、军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进)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。 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官翰林编修,后调兵部主事。当时倭寇屡犯沿海,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,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。升右佥都御史,巡抚凤阳,1560年四月丙申(初一)日(4月25日)至通州(今南通)去世。崇祯时追谥襄文。学者称"荆川先生"。
...〔
► 唐顺之的诗(371篇) 〕
:
弘历
相风金凤尾当南,绿满文窗生意含。昼永花香醺似醉,雨收天色碧於蓝。
行看鱼鸟閒来适,坐拥诗书静里耽。日暮池边还徙倚,一钩新月镜中涵。
相風金鳳尾當南,綠滿文窗生意含。晝永花香醺似醉,雨收天色碧於藍。
行看魚鳥閒來适,坐擁詩書靜裡耽。日暮池邊還徙倚,一鈎新月鏡中涵。
明代:
胡粹中
向晚寻幽寺,明霞飞远林。四山新雨歇,一径绿苔深。
松老齐僧腊,泉鸣和梵音。阶前两驯鹿,去住识禅心。
向晚尋幽寺,明霞飛遠林。四山新雨歇,一徑綠苔深。
松老齊僧臘,泉鳴和梵音。階前兩馴鹿,去住識禅心。
宋代:
苏辙
娶妇山中不肯留,会朝山下万诸侯。
古人辛苦今谁信,只见清淮入海流。
娶婦山中不肯留,會朝山下萬諸侯。
古人辛苦今誰信,隻見清淮入海流。
清代:
姚燮
敢肆鲜卑胆,来从内地窥。斤将伤到鼻,燃已急当眉。
云压三江动,乌啼万井危。要津犹可据,吾忆李鸦儿。
敢肆鮮卑膽,來從内地窺。斤将傷到鼻,燃已急當眉。
雲壓三江動,烏啼萬井危。要津猶可據,吾憶李鴉兒。
清代:
陈宝琛
有子端应胜买田,苇间待汝共延缘。不须灯下吴江雨,相见论诗动隔年。
有子端應勝買田,葦間待汝共延緣。不須燈下吳江雨,相見論詩動隔年。